<rt id="9pfyd"></rt>

        <rt id="9pfyd"><noframes id="9pfyd"><p id="9pfyd"></p>
        行業(yè)資訊

        您的位置:北京恒星科通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> 新聞中心 > 行業(yè)資訊 >

          行業(yè)資訊

        深度分析:農村有線廣播的歷史和現(xiàn)狀[轉]

        2008-06-24 17:00 來源:恒星科通企劃部

            農村有線廣播在上世紀50至80年代曾獨領風騷,是農民信息來源的主要渠道,90年代后,逐漸衰落,至今呈癱瘓狀態(tài)。

            農村有線廣播作為一種傳播媒介,一般來說,能發(fā)揮五種社會功能:傳播信息、進行宣傳、輿論監(jiān)督、傳播知識、提供娛樂。但在中國從總體上說是政治宣傳功能,但是由于各個時期政治路線不同,功能的發(fā)揮也有所差異,下面我們就來進行具體分析。

            一、從建國到1957年反右派斗爭開始,農村有線廣播的社會功能可以概括為集體的宣傳員、鼓動員、組織者

            1950年4月,政務院新聞總署決定在全國建立廣播收音網(wǎng),這是針對當時全國尤其是農村收音機數(shù)量極少、交通不方便等情況采取的重大措施。1956年1月,中共中央頒布的《全國農業(yè)發(fā)展綱要》第32條規(guī)定:“從1956年開始,按照各地的情況,分別在七年或者十二年內基本上普及農村廣播網(wǎng)”,全國掀起了建設農村廣播網(wǎng)的高潮。“到1957年底縣級廣播站增至1698座(1949年僅11座);廣播喇叭增長增至94.12萬只(1949年僅99只),全國農村有線廣播事業(yè)有了長足的發(fā)展。并且因地制宜,在不適合建立有線廣播的地區(qū),繼續(xù)建立收音站。”

            縣有線廣播站和廣播收音站,在幅員遼闊的農村,組成了一個較大規(guī)模的收音網(wǎng)。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,抗美援朝,鎮(zhèn)壓反革命,土地改革,農業(yè)互助合作等重大運動和為農民服務方面,發(fā)揮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。如,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開始后,河北省臺舉辦了“抗美援朝專題節(jié)目”,號召全省收音員立即開展下鄉(xiāng)運動。僅10天的工夫,據(jù)67個縣的統(tǒng)計,即有116部收音機下鄉(xiāng),組織收聽1355次,聽眾達31萬多人。②有線廣播受到農民熱烈歡迎,他們不僅從廣播中知道國家大事,欣賞各種文藝節(jié)目,而且能聽到氣象預報,在防災、安排生產上起了很大作用。1956年5月10日,天津南郊廣播站提前預報了下冰雹的消息,全區(qū)立即行動,有效地防止了雹災。③

        在這一階段,農村有線廣播,在傳達政令、配合中心工作、指揮農業(yè)生產,對農民進行宣傳,活躍農村文化生活等方面發(fā)揮了重大作用,是黨和政府順利開展各項工作得心應手的工具,是黨和政府聯(lián)系群眾的重要橋梁之一。

        二、從50年代中期起到“文革”期間,農村有線廣播發(fā)揮的主要是政治功能、宣傳功能。

        1958年—1960年廣播工作“大躍進”,隨后,三年經濟困難時期,對有線廣播進行了較大的調整,壓縮規(guī)模。1966年春,全國廣播網(wǎng)恢復到調整前的規(guī)模,并有發(fā)展。在“文革”動亂期間,農村廣播有線網(wǎng)繼續(xù)發(fā)展,到“1976年底,全國建成縣有線廣播站2503座,安裝有線廣播喇叭113246412只,97%的人民公社、93%的生產大隊、86%的生產隊通了有線廣播,農戶安裝廣播喇叭的達到60%。此外,在牧區(qū)和邊遠地區(qū),還建成小片(以公社或大隊為區(qū)域范圍的)廣播網(wǎng)16萬多個”。④

        在宣傳“大躍進”過程中,中央電臺和地方電臺普遍地通過廣播大會來擴大宣傳聲勢,助長了浮夸風、瞎指揮和高指標等錯誤傾向,同時也使人民群眾感到疲勞。如,1958年6月30日,廣東電臺同廣東省委聯(lián)合舉辦報豐收、慶豐收廣播大會,全省約有1000萬農民和城市居民、機關干部收聽了這次廣播。同年7月30日,江西電臺在星子縣召開慶祝早稻空前豐收、奪取晚稻更大豐收現(xiàn)場廣播大會。這一年,江西電臺共舉辦廣播大會11次,收聽總人數(shù)達250萬人次。⑤

       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,很多縣廣播站被造反派占領,成了打仗派的工具,自辦節(jié)目全部停止。革命委員會成立后,各縣陸續(xù)恢復自辦節(jié)目,主要有新聞、理論節(jié)目,節(jié)目內容死氣沉沉,幾乎都是照搬“兩報一刊”上的報道和文章。文藝節(jié)目全部播放“八個樣板戲”,幾首“革命歌曲”,單調枯燥,人民群眾十分不滿,充耳不聞。

        1957年至文革爆發(fā)之前這一時期,農村有線廣播的宣傳犯了嚴重的浮夸、片面、瞎指揮的錯誤,客觀上為錯誤思潮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。在文革中,廣播電視的領導權逐步被林彪、江青一類的野心家、陰謀家篡奪,成為他們手中制造封建法西斯統(tǒng)治輿論、煽動推翻無產階級專政的武器,成為一種破壞性的、可怕的力量,農村有線廣播亦不能幸免??傊谶@一時期,廣播的政治功能畸形發(fā)展,淹沒了其他社會功能。

        三、“文革”結束至90年代初期,農村有線廣播的各項社會功能逐步恢復,政治意味消減,并突出了經濟建設功能。

        1983年,第十一次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召開,確定整頓、提高、發(fā)展農村有線廣播網(wǎng)。經過整頓,到1988年,全國農村有線廣播的通播率在71%以上,廣播喇叭8000多萬只,入戶率穩(wěn)定在41%左右。”⑥

       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,各縣廣播站在縣委的領導下,逐步肅清“左”的影響,從黨在農村的各項中心工作和任務出發(fā),從聽眾需要出發(fā),發(fā)展廣播優(yōu)勢,克服“假、大、空”,努力改革,精辦各種新聞快訊、農民專題節(jié)目和文藝節(jié)目,廣大農民群眾稱贊廣播線為“連心線”。如,1982年春天,全國各地農村推行農業(yè)生產責任制時,不少干部怕犯“右”的錯誤,竭力限制“雙包”。浙江省富陽縣大青公社黨委書記到栗園大隊去“糾偏”,要一個已經實行“雙包”的生產隊重新把土地集中起來。生產隊長理直氣壯地說:“你們不要搞瞎指揮!我床頭裝有小喇叭,天天都在聽,中央允許搞包產到戶!”結果,這個生產隊堅持了“雙包責任制”,生產搞得很出色。⑦為了適應生產責任制的需要,各縣社廣播站普遍搞農業(yè)科技知識廣播。1982年1月到8月,上??h陳行公社廣播站陸續(xù)廣播了124篇關于培養(yǎng)壯秧,抽條留苗,棉花、蔬菜等管理和防治病蟲害等方面的農業(yè)科技知識,收到了較好的效果,全公社早稻田畝產居全縣首位。⑧

       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,農民最關心三件事:黨的政策、科學種田、文化生活。農村有線廣播緊扣農民的需求,精辦節(jié)目,因而收到了較好的傳播效果,基本上發(fā)揮了傳播信息、宣傳整合、提供娛樂等多項功能,是建國以來農村有線廣播社會功能發(fā)揮最全面的一個時期。

        20世紀90年代后,由于電視的迅猛發(fā)展,無線廣播的興起,曾經在農村中輝煌顯赫的有線廣播逐漸衰落了。

        不可否認,農村有線廣播是傳播效果較好的渠道,能有效解決信息傳播過程中“最后一公里”現(xiàn)象。

        聯(lián)系我們

        了解更詳細信息,請致電:

        010-82566461

        點擊在線客服人員

        售后服務:010-82565576

        ISO9001證書 | IQNet證書 | 無線電型號核準證 | 商標注冊證 | HX-6000智能廣播系統(tǒng)《著作權證書》 | FM4210《檢測報告》| FM70《檢測報告》 | FM75《檢測報告》

        北京市順義區(qū)林河大街22號寶能慧谷1號樓2層 E-mail:bjhxkt@126.com 歡迎您的咨詢、建議和意見
        Copyright 2002 - 2011 . All rights reserved. 北京恒星科通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. 京ICP備18038364號-2
        TEL:010-82566461 82565576 FAX:010-82565864

        w3c

        在線客服系統(tǒng)
        亚洲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,欧美 亚洲 中文 高清一,久久精品视频国产片十八,在线免费av观看一区三

        <rt id="9pfyd"></rt>

              <rt id="9pfyd"><noframes id="9pfyd"><p id="9pfyd"></p>